王霁轩

2022-05-15结课个人心得分享

结课个人心得体会

王霁轩2021312130103建学研21班

本学期有幸学习到建筑批评课程,张娟老师作为我们的任课老师带领我们组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方法。当代建筑批评课虽然为期八周,但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回顾这几周所学习的知识自己收获还是不少的,自己在这里做一下回顾。

一、课程回顾

在开始建筑批评课之前,我曾想当然的以为建筑批评课要么是在专家带领下根据建筑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某些建筑进行分析了解,要么是拉一群民众来对建筑形象进行社会调查。开课前老师发布了预习内容,我才明白这堂课的最终目标是预测下一届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候选人,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对建筑师的了解本就捉襟见肘,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认知更是几近于无,更别提如何下手去预测了。上第一节课,多亏张娟老师在课上的讲解,介绍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相关知识,并分享了往届对建筑师的预测名录后,我才有了一点儿头绪。老师要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我们组分配到的任务是对2012年~2016年《世界建筑》60期文献进行资料整理,并分析总结。

在收集2012年《世界建筑》12期杂志的资料时,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相当多的建筑师,了解了相当多的建筑作品,创作理念等,我组从2012年~2016年《世界建筑》中筛选得到:张永和、冯·格康,藤本壮介事务所,MVRDV事务所,武重义事务所,奥雷·舍人事务所,直向建筑,戴维·奇普菲尔德,OPEN建筑事务所,MAD建筑事务所,格雷姆肖事务所,Aedas事务所,托马斯·赫兹维克工作室,张雷,斯蒂文·霍尔事务所,共15人,并做了课上汇报。令人欣喜的是每堂课后要把自己所学知识,学习进度写到lofter博客上,这和我每次上课后都会将课程重要内容及作业进度上传QQ空间异曲同工,佩服老师耗费心力为我们带来新颖的上课模式与课程体系,老师的育人精神如高山巍巍令人崇敬。

每周上课都会有几组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大家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积极探讨,共同学习。期间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之前学长学姐们关于《世界建筑》的研究成果,还请来统计学专业的赵老师给我们讲授统计学相关理论,让我们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对普利兹克获奖者进行更准确地预测。课后还分配有统计学专业学生坐镇企业微信,等待对应小组的咨询,以期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统计方面的预测。

二、课程收获

总的来说这堂课最后的收获很大,张娟老师用一种开放、多元、交流的上课模式为我们呈现出激发学习热情的课堂氛围,老师还鼓励我们多多进行思考分析与知识汇总,促使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强烈。此外,多专业穿插学习的方法,灌输了很多统计相关的软件以及分析思路,利用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专业进行更多元的分析,使得我们组的分析更加合理精准、学到的知识更加广泛,更加完善。

分析获奖者的客观因子与主观因子,利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下一届可能的获奖类别可能都是我们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最重要的还是小组同学间脑洞大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终完成作业时的那份斗志昂扬与齐心协力;那份锲而不舍与精益求精;那份废寝忘食与相谈甚欢;那份严谨与细心;那份执着与坚守;那份激动与喜悦…….总而言之,这些过程都是我与组员们人生中很充实很有趣很快乐的美好瞬间。最后感谢老师带来的有趣的课程体验。

三、课程建议

个人建议在课程中多安排些对于建筑自身形式的评论和介绍甚至是赋值,请老师讲解一下如何更好的去评论一个建筑,去从哪些方面了解建筑。关于普奖获奖人的设计理念,关键词,建筑形式这些,是评委们自上而下宣扬教化的旗帜,还是自下而上遴选趋势的依据?这是两个研究方向,甚至不排除趋势与教化相结合的第三种可能。这样我想可以更多的提升一下建筑设计的专业能力、文化修养、政治觉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去体会每个建筑师风格的差异,并对最后的预测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这仅是我个人对课程的一点点建议,最后感谢张娟老师在课程中对我们的认真指导,还请到统计学的赵老师来给我们科普统计学知识。

谢谢老师们!谢谢同学们!谢谢组员们!


评论